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一刻阅读 >> 我在红楼修文物 >> 第104章

石咏心里稍稍舒了一口气,

“卑职拙见,既然暹罗米贱,将其采购,一来可以平抑米价,二来若真有赈灾之需,也总比在别处采购要便宜些。”

四阿哥不得不承认,就是这“便宜”两个字,深深地打动了他。执掌户部若干年,为钱粮殚精竭虑,每天在拆东墙补西墙,四阿哥一听“便宜”这两个字,就像是真捡了个大便宜,心头一热,当即两眼放光,盯着石咏。

“不……不妥!”听石咏说完,四阿哥想想又觉得有些不对,当即说:“不是这样的,若是从暹罗购粮,一去一回就要数月,救灾乃是救急,若这粮不能及时运到,还不是和从前一样?”

石咏却说:“卑职以为,眼下是旱情初起的时候,灾情到底如何,眼下尚不得知。因此各地最缺粮的时候,应当是每年征税之后,一直到明年夏熟之前。”

有些农人在减产之后,不得不将口粮也卖了缴赋税,因此秋收征税之后到冬令,向来是容易发生饥荒的时候,再就是三五月,青黄不接的时候。按这么说,若是早早动手,未雨绸缪,可能也是来得及的。

四阿哥这样想着,却只“嗯”了一声,不置可否,低头沉思片刻,摇着头说:“不妥,还是不妥。若是叫教商家发现了这中间的价差,大量进口,岂不谷贱伤农?再者,若是本国农人见农桑无利可图,务农之人渐少,岂不动摇国本?”

石咏有些无语,觉得这位雍亲王想得好远,他所说的,进口暹罗稻米,只是为了救灾满足一时之需而已,怎么到了对方这里就乌泱泱地想了那么远去。

石咏则认为,这些不妨都交给市场,时间一久,市场便会将这种偏差慢慢修正。例如中华从暹罗打量进口米粮,暹罗米价渐高,慢慢地海商便会无利可图,进口的数量自然而然会减小,那么中华本土的粮食又会占据主导。再者,中华人口众多,又不断繁衍,市场巨大,暹罗的进口,在短时间之内也未必能够对粮价有太多影响。

也难为他,在铁面王四阿哥的“积威”之下,连说带比划,到底是顶着压力,将他想说的内容,都一一表达出来了。

四阿哥倒也并不是全然不晓海贸之事,只是长年管着户部事务,又重农桑,眼下旱情眼见着越来越重,关心则乱,听见石咏这样一通“歪理”,忍不住也开口辩驳……只有十三阿哥作壁上观,乐得清闲。

最后的结果,自然是雍亲王陷入沉思,十三阿哥则偷偷送给石咏一个“你赢了”的眼神。

*

石咏拜别之后,四阿哥才慢慢托起早已凉了的饭碗,小口小口地细细咀嚼,一面吃一面沉思,有些食不知味。

十三阿哥又问起四阿哥随扈前往承德的事儿。今年圣驾先去承德,然后巡幸塞外,点了四、五、八、十、十四、十六、十七这几位随行,三阿哥诚亲王坐镇京师。四阿哥见问,脸上多少露出些不虞之色,说:“圣上命人修承德避暑山庄,他便也跟着在承德修园子,这点儿小心思,以为旁人看不透么?”

喜欢我在红楼修文物请大家收藏:(www.yikeyuedu.net)我在红楼修文物一刻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 - 我在红楼修文物全文阅读 - 我在红楼修文物txt下载 - 安静的九乔的全部小说 - 我在红楼修文物 一刻阅读

猜你喜欢: 万古神帝牧神记道君茅山后裔庶女攻略你是长夜,也是灯火小少爷青越观这主播真狗,挣够200就下播乘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