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一刻阅读 >> 我在红楼修文物 >> 第97章

“你咋知道哩?”石咏也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不知哪里的口音。

“俺就是知道啊!”这声音生气勃勃,充满信心,“他眼下许是忙着,指不定哪天就回来见俺呢!”

石咏不知是被这“西华”的情绪感染了还是安慰了,总之他去见十六阿哥胤禄的时候,已经不再哭丧着脸了。

胤禄将他调到营造司也是一时权宜之计,因为他刚清洗了一回内务府,需要将更多的年轻人提拔上来,所以将石咏“填”到了这个位置上,没考虑他的志愿。但如今胤禄见石咏情绪稳定,也稍稍放心,当下带着笑容说:“爷费了好大的劲儿,总算是替你打听到了那位傅云生的下落!”

石咏听了胤禄所说,怔了怔,重复一遍:“在广州?”

“是,在广州!有人在广州看见过他,一把年纪的老人家,看上去也不过就五十来岁的样子。

石咏心里莫名震撼,也有点儿骄傲:他修过的文物,各有各的心肠,也各有各的能耐。“西华”说傅云生还在人世,他果然就还在。

石咏连忙打起精神,他也必须像某座宫门那样,赶紧振作起来才行那。

*

不多时,贾琏来椿树胡同恭贺石咏高升。

石咏见到贾琏,十分欢喜:“琏二哥,我也正有事要找你!”

原来早先十三阿哥胤祥得了康熙的示意,开始着手捣鼓各种手工艺品,并且打算在广州的海外贸易之外,开辟一条往北边去的商路。十三阿哥便拉上石咏商议,最终两人都决定,先从这自鸣钟着手。

中国对外贸易,在康乾时期达到顶峰,主要以茶叶、丝绸、棉布、瓷器和漆器为主,这些都是中国最具优势的出口货物,然而自鸣钟一类都属舶来品,每年广州海关进口,数量都不多,但是单价极为高昂,尤其欧洲一些著名工匠亲手打造的单品,价格轻易就能上百金。

十三阿哥告诉石咏,如今广州一带的工匠已经能独力完成自鸣钟的制作,从机芯到外观,都由本土工匠用本土材料制成。

石咏却认为,培养本土工匠、掌握技术固然重要,可是如今需要大量备货,迅速打开商路,倒不如暂时先大量进口自鸣钟的机芯,然后在广州和京里两处分别设加工处,用本国工匠的精湛工艺加工装饰这自鸣钟,然后分别向海外和北方销售回去。

这可以算是现代贸易模式中的来料加工了。

十三阿哥听了,也觉得这个主意甚好。广州与京中的工匠,风格各有不同。广州因是最大的商贸港口,工匠们了解西方海商的品味,做出来的工艺品中西合璧,在洋人的审美中掺杂了大量的东方风情;而京中的工匠,则更了解皇家品味,做出来的成品,很容易在京中的王公贵族,以及北方的蒙古王公那里打开销路。

将货源安排妥当,接下来的事,便是组织生产、安排销售了。广州那边,自有十三阿哥的门人去安排,然而北京这边,十三阿哥却想让一份功劳给石咏,让他荐些靠谱的工匠,同时也想让石咏荐两个人,人面儿熟,也懂做生意的,在京里支起一个摊子,来张罗这门生意。

石咏头一个想到的,就是贾琏和薛蟠。薛蟠本人的能力且不评价,薛家本就是皇商,祖上留下的资源丰富,要出几个精明能干的管事、掌柜和账房,是一句话的事儿。

至于贾琏,贾琏不是做生意的人,但是他多替荣府出面奔走,精通庶务,也熟悉京里世家大户的心理与喜好。再者贾琏身上还捐了个五品同知的官,但是还没机会顶上实缺。若是贾琏有机会能在十三阿哥,乃至未来的皇帝雍正跟前露个脸,对他的仕途也会大有好处。

除此之外,石咏没说出口的,其实是他信任贾琏多过信任薛蟠,与贾琏相处的时日多了,石咏相信这人心里最起码的正义感从来没曾丢过。相比薛蟠,石咏对贾琏更放心些。

贾琏听说石咏竟如此替他着想,感动得几乎要落泪了,一抬头,脸上却写满了羞愧:“茂行兄弟,你的好意哥哥感激不尽,可是哥哥今日……今日却是来求你的。”

喜欢我在红楼修文物请大家收藏:(www.yikeyuedu.net)我在红楼修文物一刻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 - 我在红楼修文物全文阅读 - 我在红楼修文物txt下载 - 安静的九乔的全部小说 - 我在红楼修文物 一刻阅读

猜你喜欢: 万古神帝牧神记道君茅山后裔庶女攻略你是长夜,也是灯火小少爷青越观这主播真狗,挣够200就下播乘鸾